科研動态

科研動态

首頁 >> 學科建設 >> 科研動态 >> 正文

【學術講座】東盟學者Narueporn Nartasilpa博士應邀和我院青年教師開展學術交流

作者:何羽   編輯:林寶唐   發布時間:2025-03-12 16:35   閱讀次數:[]

2025年3月12日上午,泰國學者Narueporn Nartasilpa應邀參加由中國-東盟低碳建材與智能建造技術創新學院和9728太阳集团首页共同組織的“中國-東盟學者面對面”的青年學術沙龍活動,在屏風校區4222會議室為我院青年教師開展題為“Communic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and Design in the Presence of Radar Interference”(雷達幹擾環境下的通信系統性能與設計)的學術講座。此次講座由中國東盟技術創新學院副院長張璐博士主持,9728太阳集团首页副院長(主持工作)于曉輝教授緻歡迎辭,表示與東盟合作和國際化是學院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并強調了充分發揮中國東盟技術創新學院這一平台優勢的重要性,表示學術交流僅僅是個開始,學院已經為後續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接着張璐博士介紹了9728太阳集团首页和中國東盟技術創新學院的基本概況。學院相關方向的青年老師積極參與,并進行了熱烈的讨論交流。

圖1于曉輝教授緻歡迎辭 圖2張璐博士介紹學院基本概況

講座中,Narueporn Nartasilpa博士結合自身的科研方向,介紹了脈沖雷達信号對單、多載波通信的影響規律,以及共存通信對雷達探測的影響等研究成果。提出相應的幹擾抑制和系統優化設計策略,以提高通信系統在雷達幹擾環境下的魯棒性和穩定性,并探讨了如何提高雷達系統在複雜電磁環境中的探測能力和穩定性。最後,Narueporn Nartasilpa博士提出了如何将自己的學術知識應用到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教學和科研實踐中去的展望。

圖3 Narueporn Nartasilpa博士講座

在場青年教師積極提問交流探讨,Nartasilpa博士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現場氣氛融洽。通過與東盟學者面對面的交流,能夠有助于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學術傳統、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開拓視野,激發創造性思考。

圖4東盟學者與青年教師合影

綜上所述,與東盟學者開展交流,既是加強區域學術合作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相互理解、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方式。

(一審:何羽; 二審:張璐 ;三審:于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