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結構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首頁 >> 師資隊伍 >> 土木工程碩士生導師 >> 結構工程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 >> 正文

張紅日(校外)


姓名

張紅日


職稱

研究員/高級工程師


聯系方式

18778057258


郵箱

253541461@qq.com


通信地址

廣西桂林市七星區建幹路12

9728太阳集团首页-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

學習工作經曆

學習經曆

2003.09-2007.07西安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岩土) 學士

2007.09-2010.04西安理工大學 岩土工程 碩士

2012.09-2020.06長沙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岩土) 博士

2020.12-2023.06上海交通大學 土木工程(岩土)博士後

工作經曆

2010.04-今 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 現任總經理助理、産業研究院院長

其中2012年獲得岩土工程工程師職稱2014.09國家注冊土木(岩土)工程師

2015.10第一路橋設計院副院長

2015.12獲得岩土工程高級工程師

2017.8岩土與地質研究院院長、書記

2021.1勘察設計事業部總經理兼規劃與地質研究院院長、生産經營部部長

2024.1總工辦(質量部)主任

2025.3總經理助理、産業研究院院長

其他社會兼職: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非飽和土及特殊土專業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

廣西科學院客座研究員、廣西勘察設計協會工程勘察專業副主任、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紅層分會副理事、路基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土及邊坡新型處治技術研究

不良路基處治技術研究

3)廢棄礦渣在公路工程中的無害化運用


主持(或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

主要縱向及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裂隙性膨脹土的剪切強度理論及其現場試驗研究(批準号:42477143),經費47萬元,2025.01~2028.12,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五:膨脹土滑坡與工程邊坡防治技術标準化及生态防護綜合技術(2019YFC1509805),經費1450萬元其中本人主持負責50萬元,2020.01~2024.12,子項五負責人,排名第一;

[3]2022年度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技項目清單:膨脹土工程邊坡災變柔性生态護坡綜合關鍵技術研究(2022-MS5-125),經費256萬元,2023.01~2025.12,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4]2023年度廣西重點研發計劃:膨脹土災變力學特性及防控技術标準化研究(桂科AB23075184),經費70萬元,2023.12~2026.11,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5]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課題:鋼渣在近海公路路基處治中的應用技術研究(桂科攻1598009-4),經費154萬元,2015.01~2019.12,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季節性氣候影響下膨脹土工程邊坡的失穩機制與防控理(批準号:42330701),經費339.7萬元其中本人主持負責40萬元,2024.01~2028.12,排名第二;

[7]2020年度第三批廣西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技項目清單:鋼渣混凝土的安定性及質量提升應用技術(DQFGS-C1-202104-QB2-2B-007),經費70萬元,2021.01~2023.12,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8]2020年度廣西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技項目清單:膨脹土處治技術在崇愛高速建設中推廣應用技術服務(XFZ-KXB-2022-010),經費220萬元其中本人主持負責100萬元,2022.09~2025.09,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9]2022年度南甯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甯市新型護坡材料工程研究中心,610萬元,2022.06~2024.05,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态防護邊坡的雨水入滲及其對植被根系固土防滑作用的影響機理研究(51578083),2017.01-2016.12,參與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側向約束樁—複合地基加固斜坡軟基工作機制與設計理論研究:(51378083),2014.1-2017.12,參與

[12]2023.10~2026.08,橫向課題:南甯南過境線(六景至大塘段、吳圩機場至隆安延長線段)公路科研課題(GXZH2023-G3-043),經費1163.95萬元其中本人主持負責406.5萬元,項目負責人,排名第一;

在《岩土工程學報》、《Acta Geotechnica》、《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優秀期刊發表科技論文80餘篇,其中SCI、EI檢索40餘篇,top期刊5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近20件,實用新型近40件;專著5本、軟著10餘項、省部級工法近10項。


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科學技術獎(共15項;省部級科技獎9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廳級科技獎6項)

1.2025.07,《膨脹土滑坡和工程邊坡新型防治技術》-“2024年度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2.2023.12,《近海公路鋼渣資源化創新集成應用技術》-2023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3.2024.07,《山區路域土石混合體變形破壞機理與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2022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三;

4.2022.05,《濕熱環境膨脹性岩土隧道災變機理及防控技術》-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5.2024.01,《膨脹土邊坡淺層坍滑機理及生态防護技術與應用》-2023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6.2022.12,《南方地區軟岩邊坡災變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2021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八;

7.2022.01,《公路膨脹土流變理論及其路基邊坡防護技術》-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四;

8.2020.12,《高等級混凝土路面病害精準識别及新型聚合物快速修複技術》-中國公路建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六;

9.2020.12,《混凝土路面病害新型聚合物快速修複技術》-建築材料創新獎二等獎,排名第八。

二、工程技術質量獎(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獎項37項,工程咨詢成果獎項10項,除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獎項以外的其他微創新、質量管理、BIM等工程技術類獎項22項。共獲得各級各類工程技術質量類獎項69項)

1.2022.11,《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勘察》-2022年度公路交通優秀勘察獎一等獎,排名第四;

2.2018.12,《大化至巴馬公路第二期工程》-2018年度公路交通優秀勘察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3.2025.07,《觀音山隧道》-《2025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等次 工程勘察與岩土工程》一等獎,排名第一;

4.2024.09,《鎮康(南傘)至耿馬(清水河)高速公路大梁山隧道工程地質勘察》-2024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等次 工程勘察與岩土工程一等獎,排名第一;

5.2023.05,廣西濱海公路企沙至茅嶺段工程》-2022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等次優秀市政公用工程設計一等獎,排名第一;

6.2020.07,《南甯珺玺居住小區勘察(一期工程)》-2020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工程勘察與岩土工程一等獎,排名第三;

7.2021.07,《南甯珺玺居住小區(二期工程)》-2021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勘察設計成果工程勘察與岩土工程一等獎,排名第三;

8.2021.03,《泉州至南甯高速公路G72廣西桂林至柳州段改擴建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2020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9.2016.12,《廣西濱海公路企沙至茅嶺段工程可行性研究》-2016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10.2023.12,《平陸運河工程可行性研究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2023年度廣西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

三、榮譽稱号(國務院部委,自治區黨委、政府,國家行業協會,省廳,廣西行業協會等頒發的個人榮譽稱号18項)

1.2023.11,八桂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第一批)(原八桂青年學者),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2.2023.09,第十七屆廣西青年科技獎,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組織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

3.2022.04,2021年感動交通年度人物,交通運輸部、中華全國總工會;

4.2025.05,第四屆廣西卓越工程師獎,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5.2023.06,(首屆)2023年度廣西交通運輸行業“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榮譽稱号,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6.2023.10,第九批廣西“十百千”知識産權領軍人才,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7.2022.12,2022年南甯高新區年度創新人才,中共南甯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南甯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8.2024.10,2024年度知網高影響力學者,《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

10.2023.02,中國交通運輸協會2022年度“先進科技工作者”,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