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專業課程教學經驗交流與研讨,推動課程思政教學建設與改革, 10月9日下午,由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辦、我院教發分中心承辦的劉其舟副教授校級教學公開課在屏風校區教九樓9205D教室開展,本科生院江曉雲副院長及學校一百二十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我院虞愛平副院長到場主持研讨。
劉其舟老師授課課程為《高層建築結構與抗震》,在課程教學中,他積極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學内容結合科技前沿和工程案例進行講解教學。他首先對前序課程相關知識點進行了回顧,通過工程案例再現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本次課程。同時引出了本節課主要講解的知識點“高層建築各結構體系的定義及特點”。并要求同學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高層建築設計的基本結構選型”。之後,通過工程案例、課後分組讨論及科研探索任務,引導同學們“利用人工智能、圖書館資源等多種手段和資源查閱文獻、擴展知識面、并最終能夠分析和解決本章節高層建築結構抗震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期間,基于雨課堂教學平台對學生進行了“課堂提問互動”和“小節知識點課堂測驗”。
整個教學過程中,劉其舟老師通過“知識回顧”、“問題引入”、“提問互動”、“案例分析”、“知識小結”和“課堂測驗”等環節,由淺入深的講解了闆柱-剪力牆結構、鋼框架-支撐(延性牆闆)結構、筒體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巨型結構的相關知識,将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工程問題,并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思政教學内容,通過上海中心這一超高層建築案例,幫助學生提高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激發學生的科研探索欲望。劉老師表述生動,能夠積極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在課後交流階段,參與觀摩的老師積極提問,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劉老師進行深入研讨。
本次公開課讓老師們體會到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通過科學的内容設計,引導學生确立科學的價值觀念、樹立積極的人生目标。也為到場教師進行專業交流提供了平台。


(一審:陳朝晖;二審:劉其舟;三審:虞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