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進入非常戰“疫”模式,我們過了一個足不出戶的新春佳節,也一同度過了“史上最長寒假”。
疫情期間,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防疫工作的總體部署要求,堅決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穩步推進和确保各項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堅決落實“停課不停學”工作要求,全院師生齊心協力共同戰“疫”。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落實落細防疫各項工作
疫情發生後,學院第一時間結合學校有關通知部署制定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預案,成立學院防控領導小組,明确工作機制與人員職責,部署了聯防聯控和宣傳教育工作,并對學院全體學生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準确、動态掌握疫情期間學生情況。
提高思想意識,認真堅守工作崗位。學院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線上會議,結合學院疫情防控工作面臨的總體形勢,對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進行集中讨論和整體部署。實行“值班領導+職能秘書+輔導員”工作模式,保證日常辦公、各類文件收發、信息上報等日常工作有序開展。3月2日,太阳召開全面加強學生疫情防控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進一步落實學生安全管理工作。
明确重點關注,落實每日“零報告”制度。嚴格落實學校每日“零報告”制度,對全院師生員工的思想狀态、健康狀态和行程信息整體把控,對重點疫區學生、重點關注對象的思想動态等工作多次做部署、推落實、常督查,做到“信息明,數據準”。建立學生“疫情重點關注人員健康卡”193人,做到一天一報一登記。
引領思想,疫情宣傳全覆蓋。積極營造共同抗疫的輿論氛圍,先後通過學院微信公衆号、易班、等網絡平台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策劃“抗‘疫’ing”、“線上課堂”等疫情防控專欄教育,組織學生開展“築起防疫青春長城”的線上團日活動,切實營造全員防控疫情的濃厚氛圍,并及時對先進典型進行表揚。學院各媒體平台共發布近200篇文章。其中,制作的原創抗“疫”作品《這場戰“疫”》MV、《Special Mask》MV,土建學子返校攻略vlog以輕松幽默的視頻形式普及新冠肺炎知識、個人防護措施與返校注意事項,一經上線閱讀量達到共近10000餘人,“9728太阳集团首页”“9728太阳集团首页學工在線”“桂工青年”“實踐育人在線”等多家微信公衆号陸續轉發,擴大學院影響力,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氛圍。
捐贈防疫物資,積極履行社會職責。在疫情防控物資短缺的關鍵時期,學院于嘯波老師籌集到醫用防護服29件捐贈到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學院師生為疫情防控捐贈金額總數達22200餘元。此外,學院共有35名青年學生投身家鄉疫情志願者隊伍,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雲端鍊接師生,全面做好線上教學工作
雖然教學方式有變,但育人初心不變,使命不改。學院按照學校《線上教學工作實施方案》,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學院教師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态度、創新的精神、嚴謹的作風迅速投入到在線教學的新模式探索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精益求精;在保證教學進度的基礎上,切實做到教學要求不降低,教學環節不減少,教學質量不打折。
延期開學,如期開課。2月24日起,學院全面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全方位推進在線教學,按照教學日曆如期開課,确保教學秩序的穩定,力争把疫情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目前,本科生理論課開課總門次198,其中必修的129門次,選修69門次;實踐環節43門次(包含畢業設計9門次);研究生4個專業課課堂。其中1個課堂選用直播授課,2個課堂選用研讨授課,1個課堂錄播授課。
互聯網+教育,湧現先進典型教師。抗擊疫情,教師“在線”。面對新的教學模式的挑戰,學院教師積極探索主動應對,充分發揮教師育人作用,認真做好教育教學,湧現一批先進典型。王曉峰老師授課《土木工程施工》,采用綜合運用各類授課平台開展教學,充分發揮各個平台優勢,不斷探索網絡授課方式,将上課視頻進行後期剪輯并上傳至中國大學,慕課、優酷等平台,細化知識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課後鞏固知識。張研老師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采用的是桂工慕課平台與線上講解,根據工程實際進行線上出題,利用平台對學生學習時長及答題正确情況進行自動統計,根據學生在慕課平台的答題情況,定期開展習題講解,讓學生能夠達到學以緻用。張慎娟老師不忘初心,注重自我能力提升,運用桂工慕課+QQ群的組合模式,開授《城市建設史與規劃史》,利用‘桂工慕課’SPOC平台上傳授課錄像,通過平台的班級管理功能,很直觀的掌握學生觀看視頻學習的情況;利用QQ群來實時發送消息,課間進行點名簽到,課中回答學生疑問,課後進行作業布置,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提高在線教學效果。
三、以人為本,堅持全人教育,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學院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充分發揮“線上”功能,多渠道紮實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服務工作,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多維線上溝通機制實現精準關懷。學院建立網上溝通機制,全面排查學生健康情況,要求輔導員與每一位學生取得聯系,關心到每一位學生。組建“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班幹部-宿舍長”五級信息反饋網,層層落實責任,做到疫情工作“日報告+零報告”,并建立學生健康狀況工作台賬。同時,學院輔導員通過通過電話、短信、QQ群、微信等形式與滞留湖北的57名學生保持每日一聯系,進一步掌握了解疫情嚴重地區學生的防控情況,實現精準關懷。自1月31日實行每日疫情“零彙報”以來,共覆蓋學院所有學生,截至今天,學院學生暫無确診病例和死亡病例。
加強心理援助,守護學生健康。日常所有輔導員通過QQ、微信等形式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變化,尤其重點關注湖北疫區學生情況,3月12-14日期間通過電話對所有湖北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聯系,了解學生及親屬的身體及心理狀态,幫助學生緩解焦慮情緒,重建合理認知,讓身處疫區學生始終都能感覺到學校溫暖的守護。4月10日,為期14天的“心理健康教育大講堂”心理委員線上培訓班開班,學院59名心理委員參加培訓。
加強困難幫扶,助學生渡過難關。完成對學院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否因疫情陷入更大的生活困難的摸排工作,并對湖北疫區家庭經濟學生發放困難補助金。目前學院共發放困難補助金8330元。學院領導班子自發為2019級一名孤兒學生捐款1900元,讓學生感受來自學院的人文關懷。
開拓線上就業渠道,舉辦線上畢業招聘會。疫情期間,學院通過24365校園招聘等網絡平台、易校招、QQ、微信、釘釘等線上平台發布57家招聘單位信息,提供就業崗位285個。搭建“校、企、生”線上聯絡,進一步拓展學生就業途徑。

學院領導班子實地檢查各處防疫工作

學院抗“疫”原創宣傳視頻

學院抗“疫”青年志願者團隊

張慎娟老師的課堂實錄

學院全體心理委員網絡培訓班開班儀式

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網絡會議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