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院舉辦了系列學術講座,長江科學院程展林教授,台灣中原大學張達德教授分别在屏風校區5201教室作了學術報告。我院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到場聆聽了報告。
程展林教授作了題為“膨脹土邊坡破壞機理與設計”的學術報告。程教授結合長江科學院長期從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膨脹土研究工作的内容,圖文并茂的介紹了膨脹土邊坡破壞模式、膨脹作用下的邊坡淺層破壞、裂隙強度控制下的邊坡整體破壞、邊坡處理設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張達德教授作了題為“橋隧土建HHT損傷定位智能化技術”和“國土生态永續與水保育林技術”的學術報告。在“橋隧土建HHT損傷定位智能化技術”的學術報告中,張教授通過介紹無線傳感網路在隧道、邊坡、橋梁等方面的應用,着重分析了HHT分析原理;在“國土生态永續與水保育林技術”的學術報告中,張教授從木本根系基本類型、植生對崩塌地穩定的效益、植生根系的水文、力學機制等方面結合實際案例,提出了利用客土植生,在砂質地上實施植生工程,利用木本植物的根系使客土與貧瘠地連結使之複育的方法。
兩位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趣味橫生,不僅傳遞了知識,也拓展了師生的學術視野,對于提升學生學術研究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程展林教授作學術報告
張達德教授作學術報告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