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活動 >> 正文

【絲路北部灣】2018年“千名學子看中國——絲路北部灣”系列報道(六)

作者:梁譯勻   編輯:安邦國   發布時間:2018-07-20 06:49   閱讀次數:[]

為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對邊界地區發展的影響,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絲路北部灣,土建行在前”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開始為期一天的邊界之旅。7月19日上午社會實踐團隊乘車沿着濱海一級公路順利抵達“京族海洋特色小鎮”——廣西防城港東興市江平鎮。

江平鎮以京族文化、海洋文化為主要文化要素,突出特色旅遊,注重文化傳承與發掘,是廣西特色文化名鎮、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重點建制鎮,是我國京族的唯一聚居地。由于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同時具有良好的生态環境,江平鎮被評為“中國最美村鎮”。在江平鎮上,我們通過走訪當地街邊店鋪展開調研,了解到當地居民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生活現況。

結束了江平鎮的行程後,實踐團一行人前往旅途第二站——大清國一号界碑,細雨綿綿,100多年來,大清國一号界碑曆盡滄桑,屹立于北侖河口巋然不動,不遠的山海相連地标廣場中央建着一個35米高的地标性旅遊雕塑,雕塑設計成一個紅藍相間抽象的“興”字形狀,代表着中越“山水相連”的友誼,在雕塑周邊則是一幅巨大并标記着中國各個邊境口岸的中國地圖。

最後,實踐團隊來到了東興口岸,在随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東興口岸在中國對外開放中将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商鋪門口都飄揚着鮮豔的國旗,商機、信息、物流、金融流在這裡彙聚集散,開放的中越北侖河大橋正敞開她博大的胸懷,望着繁忙的中越友誼大橋,社會實踐團隊成員深刻領略到了東興市獨有的特色風情,體會到“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着東興市經濟穩步發展。

團隊成員參觀一号界碑

團隊成員走訪調研

團隊成員在京族海洋特色小鎮合影

團隊成員在中越邊境東興口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