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活動 >> 正文

【社會實踐】學院“存根于文化,舉拔以振興”鄉村振興促進團開展壯錦調研活動

作者:韋馨宇/安邦國   編輯:安邦國   發布時間:2022-07-08 15:50   閱讀次數:[]

7月5日上午,學院“存根于文化,舉拔以振興”鄉村振興促進團正式從學校出發,來到了廣西南甯市賓陽縣賓州鎮進行調研,此次調研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壯錦的發展現狀、發展曆程以及與未來發展方向。

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了賓陽縣湘光織錦坊,了解到了壯錦的背景以及傳承,了解到了譚湘光大師做壯錦的初心,了解到了其他手工藝人堅持做壯錦的緣由。進入賓陽縣湘光織錦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龍頭提花機和竹籠機,通過非遺傳承人的講述,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了解到了龍頭提花機可以織更加寬幅的壯錦,現代龍頭提花機的電子紋版還能快捷的選擇想要織的壯錦圖案,解決了傳統織錦機更換圖案難的問題,很多編織操作上仍然保存壯錦通經斷緯的織法。

鄉村振興促進團還有幸采訪到了正在使用竹籠機制作壯錦的織錦坊非遺傳承人,她從小便接觸織錦,現已經從事織錦工作三十年。從年少時開始當壯錦學徒,到如今的非遺傳承人,榮譽背後是幾十年來長途跋涉的深沉腳步。說起半個世紀的壯錦生涯,往事一幕幕浮現在她的眼前“小時候看着織娘靈巧的雙手變換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很是享受。對我來說,織錦是一門寂寞的工作,磨煉了我的意志,也堅定了我的信心。”在棉線與絲線的經緯交織中,傳承人心無旁骛地走過了三十年。

手工藝展廳中最吸人眼球的當數202142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考察調研的織錦,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指出: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

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真切的希望壯錦的發展越來越好,着力做好保護傳承工作,壯大從業者隊伍,拓展産品的推介、展示、銷售渠道,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樹立民族文化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考察調研的織錦場景

非遺傳承人正在使用竹籠機制作壯錦

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正在與非遺傳承人交談

團隊合影留念